文态、业态、形态、生态协同兼顾的南强美丽乡村建设之路

TIME:2018-05-09

      在万泉河入海口旁,与博鳌亚洲论坛永久会址隔河相望,坐落着一个恬静悠闲、安然自足的江边古村——南强村,也正是这几天众多中央媒体密集关注的“网红村”。

      南强村隶属博鳌镇朝烈村委会,是万泉河下游的一个自然村,村民自古勤劳、勇敢。早年为避战祸,村民勇下南洋谋生,上世纪初纷纷从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回归故土安享晚年。受南洋文化熏陶,村庄建筑特色鲜明。

      近年来,随着亚洲论坛永久落户博鳌和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大力推进,加上当地政府积极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部分村民通过开办农家乐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南强村逐步走上了一条农旅结合、旅游生金的路子。

      2012年底,在琼海市“打造田园城市、构建幸福琼海”发展战略的指引下,博鳌镇进行了镇区街道立面改造和以朝烈片区村庄改造为重点的乡村公园项目改造,南强村的基础设施状况得到进一步改善。

      然而,尽管乡村旅游初具雏形,发展势头也较好,但南强村整体特色不突出,规模、竞争力都不强,这与其独特的、稀缺的政治、经济、文化、旅游、区位等综合资源禀赋不相匹配,还有相当大的提升空间。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对此进行全面部署,顶层设计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海南省也在大力推进“美丽海南百镇千村”建设,并作出以发展共享农庄为抓手建设美丽乡村的部署。埋头拉车的南强村,从此迎来了发展的最好机遇期。

      2017年,碧桂园集团及其国强公益基金会决定捐建南强美丽乡村建设,绿十字、农创投控受托开展乡村硬件软件建设,,着力塑造以“南洋乡愁文化”为核心、以“中西合璧”的古宅为特色的村庄品牌,打造村民乐居、旅客乐游、产业兴旺、人际和谐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样板。目前,整体项目已完工,一个崭新的南强村正开门喜迎来自五湖四海的宾客。

      从悄然衰败的传统村落,到备受关注的网红村,南强村实现华丽转身的秘诀何在?

      作为多年专注深耕乡村建设的公益组织和社会企业,绿十字、农创投控一贯秉承“把农村建设得更像农村”的理念,崇尚文化、敬畏土地、尊重自然,倾力打造“让年轻人回来、让鸟回来、让民俗回来”的美丽乡村。进驻南强村之初,他们就为村庄量身打造了一整套从规划到建筑到景观及室内装饰的详细设计方案,并发挥在硬件建设、资源对接、文旅品牌开发等方面的经验优势,提供从规划设计、硬件建设、软件培训到产业植入、文化传播、运营管理的全产业链服务。

      再好的规划,不落实也只是空谈。村庄环境整治、改善人居环境就是走出规划落地的第一步。南强村通过村庄道路及旧房改造、村庄园林绿化提升、水电气网规整等措施,对整体环境进行改造,实现村容整洁的总体要求。在推进过程中,避免大范围、大体量、大规模的建设模式,采用“无痕”理念,以村庄为基础、以农民为灵魂、以田园风光为本质,注重在乡村原有肌理上、在自然田园的场景中,呈现小规模、微村落、原生态的美丽乡村,兼顾文态、业态、形态、生态的协同建设标准。巧妙融入文化艺术元素,赋予自然乡村景观更多人文的深意,为古老的乡村注入新鲜的活力。

      如何实现乡村旅游产业水平整体提升,南强村也有自己的办法。他们因地制宜,发挥资源禀赋优势,借助博鳌田园小镇的旅游资源,集中力量打造旅游休闲业态。成立发展基金会,将经营利润的15%作为发展基金,为可持续运营提供有力保障。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全村村民入股成为股东,吸引年轻人回归。项目建好后,开展经营活动的业态空间有:凤凰客栈、凤凰书吧、凤凰公社、南强客厅、草寮包厢、村庄超市、休闲吧、酒吧、农家乐、王叔叔家民宿、艺术家工作室、大路坡村民宿等,可直接带动20余名村民就业,每年为村集体增加收入约519万元。

      除了铺就乡村旅游的产业致富路,丰富村民的精神生活也被迅速提上了议事日程。南强村聘请乡建专业培训机构,对村民进行环境治理、生态修复、文化回归、专项技能、文化传播等专项培训,引领村民改善生活质量,构建和谐文明乡风。联动博鳌镇政府建立和完善以党的基层组织为核心,以村民自治和村务监督组织为基础,以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合作组织为纽带,各种社会服务组织为补充的村庄治理体系。开展科技知识、市场销售、经营管理、法律常识等方面专项培训,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和文化水平,丰富村民文化生活。开展“文化下乡活动”,开展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引导村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邻里和谐、建设文明乡风。

      乡村是一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也是大有可为的新天地。

      据了解,南强村“食、宿、行、游、娱、购”六大方向产业项目建成后,每年可望为村集体增加收入500多万元,并可带动相关产业链,促进村民持续稳定增收,增强对青年村民回归乡村的吸引力,有望走出一条城乡融合发展的新路子,“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好愿景也计日可期。


热门推荐

关注我们

©2018 农创投资控股(深圳)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1150259号    技术支持:蒲公英长沙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