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软件建设】之七:内置金融

TIME:2018-06-29

       在农村,农民面临两个难题:一是贷款难,二是养老难。于是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中国乡建院院长李昌平提出了“村社内置金融”概念。内置金融是一种村社内部的合作金融,可以支撑农民财产权实现,是对僵尸化村社的一种再活化方式。村社内置金融实施的根本目的,是让村集体资产具有变现的可能,且收益归村民集体所有,那就需要我们解决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内置金融的钱从哪里来?二是有了钱之后,如何具体使用。

       为此,绿十字在郝堂村专门做了试点,组建了“夕阳红养老资金互助社”,运行近四年来,入社老人年年都能分红,养老又多了重保障;而想用钱扩大种养业、搞加工运输业、甚至盖房装修娶媳妇的村民,都方便快捷地贷到了款,解决了生产生活的“燃眉之急”。互助社以养老为目的,以村为边界,所有贷款只针对本村村民。老人的钱投进来后,以同农信社一样的1分利息放贷给村里需要资金的人,最高额度10万元,最长期限为1年,每个季度结一次利息。所得利息,一部分用于老人分红,一部分用于村庄建设。这种内置金融,让农民静态的“生产要素”变成了动态的“金融资产”。


       由此可见,农村内置金融,应该局限在一定的范围当中来做。以农民为主体,在一定范围当中的熟人社会组建乡村资金互助组织,把一家一户松散的个体凝聚在一起,形成一个组织,是一种比较好的互助形式。中国城市改革开放,一定程度上成功的重要原因是因为有银行有资金做保障。农村同样也是这样,农村如果忽略了资金互助,没有一个资金体系做保证,农村经济不可能大发展。农村经济要发展,资金是保障。
       那么,解决了资金的问题之后,如何带动和发展村集体经济呢?我们主要通过以下两个方面来实现:

       一、协助村民创办家庭农场。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家庭农场区别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根本特征,就是以市场交换为目的,进行专业化的商品生产,而非满足自身需求。当前,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农村“谁来种地”、“谁来养猪”已成为不可回避的重大问题,创办家庭农场可以使部分青年人愿意务农。同时,让不愿意种地的农民将土地流转给愿意种地的家庭农场主,也可以有效解决“谁来种地”这个问题。 


      二、采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经营方式。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指从事同类产品生产经营的农户、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自愿组织起来,在劳动、技术、资金、信息等环节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一种运作模式,宗旨是把农户组织起来,抱团经营,抵御风险。例如在南强村,民宿“花梨人家”并不是一户人家,而是由18户村民共同参股创办,还有书吧、客栈、酒吧等都采村用村民合作社的方式进行经营,除享受股利分红之外、还有工资收入。村民产业发展了,收入提高了,年轻人又回来了。



热门推荐

关注我们

©2018 农创投资控股(深圳)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1150259号    技术支持:蒲公英长沙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