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味禅茶”文化雅集及禅茶品鉴会(熬吧凤凰公益读书会第179期)

TIME:2018-08-24

品茗、吟诗、聆筝、悟道,由熬吧和凤凰网共同举办的“一味禅茶”文化雅集及禅茶品鉴会于8月19日下午2:00在熬吧举行,洗心禅寺悟博法师、著名评论家龚旭东老师、著名琴家刘爵老师为此次活动特邀嘉宾。活动还得到了熬吧茶人联谊共享会的大力支持。

 

 

此次活动共布置了7张茶席,每席配备一名专业茶艺师,容纳了近40名现场嘉宾。先后品鉴了洣水江雾茶(绿茶)、福鼎野生老寿眉(白茶)、云南荒野晒红(红茶)、炭焙天尖(黑茶)、洗心禅茶(生普),共5款茶,三位老师配合5款茶,在铮铮琴音中吟诗品茗、谈禅论道,分别做了禅茶、古筝、古诗词的分享和品鉴,对应人生五色五味五音五韵,为现场的观众带来了一场别具一格的文化洗礼。




悟博法师佛学修为精深,在佛教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对茶道也有极精深的研究。悟博法师从茶的三个学说,即神农说、达摩说、陆羽说,讲到历史上三个阶段的饮茶方式,包括唐代之前的“煎茶”、宋代的“点茶”、“斗茶”;以及明代之后延续至今的“泡茶”。悟博法师还就“禅茶一味”的由来作了详细的解释,诠释了“和、敬、清、寂” 的茶道精神。他说:因为人生不如意的事情太多,人们希望在饮茶的过程中弥补这种残缺达到完美,所以出现了宋朝时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茶道精神,这一精神在日本茶道中得到了很好的传承。 


龚旭东、刘爵已经是第二次共同作客熬吧,上次的“琴韵禅心”古琴雅集,二人对传统文化和古琴曲的交流和探讨曾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此次的禅茶品鉴,两位老师再一次让现场观众领略了文化、音乐与禅茶的完美融合。每品一款茶,龚旭东老师都会吟咏一首与茶相关的古诗词,并与现场观众一起品评其中的诗意禅意;悟博法师则会分享一则对应的公案,解读每一款茶中的禅意;刘爵老师则会弹上一曲古筝,三人的曲、诗、公案,相映成趣,让大家领悟到禅意的无处不在。 


 

品鉴至洗心禅茶,龚旭东老师说洗心禅茶是最契合本次主题、也是他最期待的一款茶,他说“禅”最强调的是当下,美是永恒的,但是这个永恒只属于它当下存在的这一瞬间,茶道中的“敬”、“静”、“净”指的就是对当下美好瞬间的敬意和用心,并品评和分享了清朝寄禅法师的《客来》和《春山漫兴》两首颇有禅意的古诗。悟博法师则有感于“缘生则有、缘灭则无”,所谓“一期一会”,与在座所有人同样的缘分、同样的相聚只会有这一次,所以要珍惜每一次际会。刘爵老师对于洗心禅茶妙会于心,在奏曲之前,现场清唱一曲洗心禅寺首座和尚妙华法师所作的《洗心禅歌》,情感丰沛、禅韵悠然,令全场屏息,将活动推向高潮。



本次品鉴的五款茶均为熬吧精心甄选的荒山原料,每款茶都口感独特、极为珍贵。


【洗心禅茶】

 洗心禅茶其中一饼为生普,以2006年云南景迈山的千年古茶树纯料茶箐为原料,由“云南普洱古茶第一人”何仕华老师监制而成;经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中国佛学院院长一诚大师题名,亲率百名高僧加持赐福,其茶饼背面由湖南省收藏协会压制火漆做收藏认证限量发行9999套。时经一纪的存放、转化、沉淀,较之制作之初又多了一份滋味。


【2018年洣水江雾茶】
产于郴州资兴罗霄山脉狗脑贡茶的一小块核心产区,为当地农人用最原始的种植方式散种,纯天然无污染,  采明前一芽一叶,经“三炒三揉”古法技艺精制而成,年产量仅1300~1400斤。该茶茶汤香高持久、回味悠长。

【2011年福鼎野生老寿眉】
该款白茶出自福鼎磻溪镇,是茶农选用磻溪镇平均海拔600米以上的荒野山料,取一芽两三叶,采用传统晒青白茶工艺制成,不揉不捻,天然、手工,还原福鼎白茶最原始的味道。晒青工艺受天气影响,费时极多,因此产量十分有限,茶户一年仅可以做茶几十斤用于馈赠亲友或自饮。该茶汤色橙黄,枣香扑鼻,尤其是在煮过后,更为明显。

【2018年云南荒野晒红】
选用云南省临沧市勐库大雪山2018年的古树春料,由于古树零散生于大山之中,茶农只能零星收集、采摘,加之此茶采用的是云南传统的晒红工艺,因此,该款茶的产量不多。该茶茶汤入口轻柔,又不失荒野之气,花香果韵四散,余韵绵长,十余泡后甜度不减,如同一位山野之中倔强又不失细腻柔美的姑娘。

【2014年安化炭焙天尖】
产自雪峰山脉太青山,位于冰啧岩核心地带,富含锌、硒等微量元素,是茶叶的理想生长环境。采谷雨前后一芽三叶群体大、中叶种,经传统工艺精制成一级黑毛茶。再经拣梗、筛分、白木炭火焙、蒸压成型。干茶色泽乌黑油润,条索紧直,汤色黄红明亮、口感醇浓、收敛性强,回味持久,苦后生津。

热门推荐

关注我们

©2018 农创投资控股(深圳)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1150259号    技术支持:蒲公英长沙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