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2018-12-29
12月22日14:00,甘肃省作协副主席、第六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叶舟作客熬吧,举办新书《诗般若》首发会,同为鲁迅文学奖获得者的湖南省作协主席王跃文、湖北省作协主席李修文到场助阵。
3位鲁奖得主的分享对谈为书友献上了一场精彩的文学盛宴,现场座无虚席,观众与嘉宾积极互动,热情高涨,找嘉宾签书的书友络绎不绝。除此之外,各大媒体也对本场活动展开了密集报道。
湖南日报
叶舟、李修文、王跃文:3位“鲁奖”得主长沙对话文学与人生
叶舟:“我的名字与湖南有莫大的关系”
李修文:“没有叶舟,就没有我的《山河袈裟》”
王跃文:“他保卫了一只船,我也保卫了漫水”
潇湘晨报
叶舟、王跃文、李修文三位鲁迅文学奖得主对话长沙
本次对谈会的三位嘉宾,不仅都是鲁迅文学奖得主,也都是”省作协主席“。叶舟是甘肃省作协副主席;王跃文是湖南省作协主席,李修文是湖北省作协主席。三位文学大咖是很多年的好友,他们现场就作品进行了深入探讨。2018年8月11日,李修文凭《山河袈裟》荣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散文杂文奖。而叶舟本次发布的新书,叫《诗般若》。“山河袈裟诗般若“,是个美妙的巧合。
凤凰网
视频直播·三个鲁迅文学奖得主对话长沙 你怎能错过!
在线观看人数达109.6万。
文字报道·三位鲁奖得主“加持” 叶舟新作《诗般若》长沙首发
叶舟把丝绸之路称为自己的“诗歌祖国”。这些年,他走遍了丝路上的新疆、西藏、甘肃等地。他说,如果将自己以前的作品视作一种少年的奔跑、把自己磨励成一把刀子,《诗般若》则是战士的皈依,“渐渐地安定下来”。正因此,他对《诗般若》尤其偏爱。
丝绸之路曾经遍地佛国,“佛性”,正是《诗般若》的创作母体。如王跃文所说,“见山是佛,见水是佛,见胡杨林也是佛,见敦煌壁画上的马也是佛。”
中国兰州网
视频直播·叶舟《诗般若》新书首发暨嘉宾对谈会在长沙举行
文字报道·叶舟新作《诗般若》长沙首发 三位鲁奖得主对谈文学之道
“叶舟是在西北行走的边疆诗人,头顶着一片沙漠。”王跃文的这个玩笑有出处——叶舟曾在西北出过车祸,头皮里还留着沙子。
李修文与西北也莫大渊源。正是在那里与叶舟相识,他才有缘踏遍了西北河山。他说,如果没有叶舟,他可能不会写出后来荣获鲁奖的《山河袈裟》。
湖南都市频道
《诗般若》丝绸古道的诗歌诠释:一路吟唱走过丝绸古道 墨笔滚烫写就千年苍凉
都市一时间栏目的“书香都市”版块对本活动进行了长达5分钟的专题报道。
红网
叶舟诗集《诗般若》长沙首发 三位“鲁奖”得主对话文学与故乡
叶舟在甘肃生活,甘肃敦煌莫高窟,是《诗般若》的母题。叶舟说,每次去敦煌,他先不进佛窟,而是去附近的一片沙漠,那里有一片墓地。对敦煌艺术保护和研究有莫大贡献的常书鸿先生,就长眠在那里。他说,每次去那里都会点一根烟,说,“常先生,我来看你了。”如果周边人少,他还会磕三个头。
星辰在线
在行走中发现诗歌与远方 诗人叶舟与“洞庭湖两岸”作家对谈文学
“修远的丝绸之路就是我诗歌的道路。整个河西走廊、丝绸之路之于我,不仅是文字的疆土,更应该说是我诗歌的祖国!因为在写诗的多年里,我已经走遍了整个的西北!”
李修文坦承,在他行走大西北踏遍甘肃的过程中,西北辽阔、雄浑和浩然的气息,下意识地进入了他的身体,影响了他的生命体验。
王跃文:“……其实呢,诗人通过行走一边写诗一边取经,写取的是一部心经。读叶舟的诗歌,我感觉必须要端着身子来慢慢地读,读着读着心里就特别的安静与祥和,也会读出一些悲凉。”
另有湖南893汽车音乐电台和湖南918交通频道都对本次活动进行了特别报道。
2021-02-25
2021年2月3日,民革湖南省委会“三农”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全体委...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