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建理论 | 孙 麟:乡村振兴需要奇迹也必将创造奇迹

TIME:2021-03-10

乡村振兴需要奇迹也必将创造奇迹

——国家乡村振兴局挂牌与我们的乡建思考


湖南农道公益基金会  孙 麟

(2021年2月26日)

 

正当人们沉浸在传统新春佳节的喜庆之中,大自然带来的春天的气息也更加浓重了。一片春色之际,我同时感受到了我们经济社会发展中浓郁的春天气息!2021年2月16日出版的《求是》杂志第4期发表“中共国家乡村振兴局党组”的署名文章《人类减贫史上的伟大奇迹》,不仅总结了通过精准扶贫“攻克千年难题”的中国经验,概述了“彪炳人类减贫史册”的中国贡献,而且还透露出了一个特别重要的信息——“国家乡村振兴局”已经成立。在春天的阳光里,我感觉到了,中国乡村发展的又一个春天已经来临!紧接着,2月21日,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发布。文件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这是进入21世纪以来,第18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在“扶贫攻坚”完成之后,实现“乡村振兴”,必将成为中国发展的下一个伟大“奇迹”!2月25日,国家乡村振兴局正式挂牌,标志着我国消除了绝对贫困,完成了前一个阶段的历史使命,同时也迎来了乡村振兴的新时代使命。接下来,党和政府的“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地从脱贫攻坚转向乡村振兴。我们认为,正如中国已经创造了脱贫攻坚的伟大奇迹,乡村振兴也必将创造新的奇迹。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从国际社会上看,中国关于2060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与承诺,既是中国“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中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推手 2020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将努力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什么是“碳中和”?就是到2060年的时候,中国这片国土上,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排放量大大下降,再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这是一项关于中国发展的长期宏愿和优先事项的重磅声明,并且开始落实到具体的政策之中,使得低碳转型成为中国规划与发展战略的核心特征。中国发展有一个重要的经验是,先定目标,再拆任务,以举国之力长期去办一件大事,是一个实现宏伟目标的可靠路径。所以,一旦成为国家既定战略目标,不是随便定出来的,是一定要去实现的,也是计算好的,难度很大,但只要合力到位,也一定能够实现。所带来的巨大红利足够影响产业升级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实现所需的时间拉得越长,越有可能全面影响一代或几代人。 2060年中国实现碳中和,给农业创造了又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机遇,中国核能的装机容量是现在的5倍,风电的装机容量是现在的12倍,而太阳能会是现在的70倍。很明显,这些能源设备只能分布在广阔的乡村土地上。2060年中国实现碳中和,也就意味着中国的森林一年生长量要达到10亿立方米,这比现在翻了一倍,森林覆盖率要稳定在26%以上。为此,中国乡村将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的生态环境会发生一次飞跃。2060年中国实现碳中和,也就要求中国农业、林业、土地利用、草原、湿地等方面,必须实施“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治理和修复,强化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增加碳汇,这一切也将是在乡村实现。碳是生命之本,也是植物的基础元素。千百年来,我们的先辈用堆肥和秸秆还田形成的土壤中的碳库(有机质),正被不断施加的矿物质养分(化肥)洗劫一空。时至今日,我国耕地平均有机质含量在2%左右,而某些发达国家的标准,是把耕地有机质含量3%划作土壤质量的红线。增加土壤碳含量,土地有机质每增加1%,每亩地能多容纳3.7万升的水,可多吸收1吨碳,既有利于植物生长,还可以减少化肥使用。可以说,“碳中和”的目标决定了现代农业要实行各种全新生态发展模式:永续农业、气候智慧型农业、碳农作、再生农业等。气候变化是一个深远的系统性挑战——并非将来时,而是现在进行时。农业特别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农业在面对气候变化时比其他产业都要敏感、脆弱得多,同时,它却是应对气候问题的重要力量。地球最初的碳排放主要来自火山爆发,如今,人类本身已成为一种新型的超级火山群。人类每年的碳排放量,是所有火山喷发碳排放总和的100倍。也许我们无法掌握火山,但是可以限制自身的一些行为。城市负责减少二氧化碳的产出,而剩余部分则将吸附和固定在面积占了90%几的乡村土地之上。所以,我们必须看到的是,城市是碳“降减”,真正的碳“中和”其实发生在乡村,这是乡村建设的挑战,更是乡村发展的机会。 

(图片来源于网络)


二、要在2050年全面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需要我们坚定地站在中央一号文件的高度来认识和把握我们从事乡村建设的行动方案与实施路径 我们知道,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所谓“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为此,我们必须站在2050年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角度上,认真思考我们乡村建设的行动方案和实施路径。不管你如何评价,历史常常是一个反转大师。别看今天城镇化还在快速推进,大家还欢快地向往着大城市的工作和生活,当“乡村振兴战略”目标达成时,我相信,我们迎来的将是一个逆城市化,是乡村变得日益香甜,日益受到人们喜爱的去处。我们曾经比较深入地分析过,那时候,城市大部分空间很逼仄,交通拥堵,城市病严重,而乡村的房子和土地价值激增,乡村将成为人们向往的“奢侈品”。乡村能享受到城市里同样的生活品质,道路平整漂亮,厕所干干净净,环境处处优美,是城市的后花园,是大量的城市居民节假日或者休闲日旅游观光,度假的地方。乡村更是一个把生产、生态、生活比较完美地结合的地方,正如推广“半农半X”生活的盐见直纪说的:“一定有一种生活,可以不再被时间或金钱逼迫,回归人类本质;一定有一种人生,在做自己的同时,也能够贡献社会。”可以想象的是,田园综合体、特色小镇、民宿、休闲农业、观光农业等将大行其时。那时,人类的寿命更长,也是中国老龄化严重的时候,中国城市有一亿多年满60岁以上的退休老人,大量城市老人会选择到乡村养老。正如我们之前提到的,把乡村建设成为“活老”的好地方,生活、医疗措施齐全,保障完备。田园风光、村落风貌、民间风俗、传统风物、乡土风情和乡村风味这 “六风”成为养生活老资源,农作、农事、农活这三农”成为养生活老内容田园养生活老,老有所为,活有所得;老有所养,活有所乐。子女带着孩子来看望和吃住,并进一步带动了城乡的融合。中国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中已经说明,植树造林,清洁能源等生态环境改善和环保产业拥有巨大发展空间。人类的健康和地球的健康密不可分,那时候,会传承、发展和提升农耕文明,以可持续方式生产食物,保护和恢复地球的健康。中国数千年都是可持续农业,是生态农业,但未来也不是全面“复古”,而是用天然、轮作、多元栽种等传统农业的智慧来结合现代技术。高标准农田建设,产地直采、契约耕种、冷链物流、农村电商发展完善,农产品流通渠道畅通,食品安全问题得以解决,社团团购、社区支持农业的CSA等共存共荣的城乡共同体等方式,将乡村田间地头的食物和城市的厨房餐桌直接连通。那时的中国乡村,还将刮起一场“科技应用场景革命”。如今的新疆,到了秋天收割的时候,成千上万架无人机,像军队一样,帮助在几千万亩的土地上喷洒棉田。无人机当然要在无人的土地上无所不能,自动化更要在劳动强度大的乡村自由发挥,在看起来距离新科技最遥远的乡村,应用场景反而最广阔。农业必将是科技最大的应用领域:数字乡村、数字农业,计算机信息技术、基于物联网的感知技术、大数据、云计算、无人机技术、3S技术与智慧农业集成运用等,梦幻般的农业才刚刚开始,正如近期中央电视台所报道的,农民不再是靠天吃饭,而是靠“云”吃饭了。 总之,每一个乡村建设者依托自身的优势,结合未来的发展趋势,都能更好地调整乡村建设的方向,为新一代农民赋能,为创造新的乡村奇迹贡献自己的力量。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三、相信和实现乡村母体反转的力量,一个重要的前提是,必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支持和鼓励更多的乡村建设者到乡村去创造和实现乡村发展的奇迹
世界是一个需要奇迹,也一定会出现奇迹的地方。中国是一个需要发展奇迹,也不断创造人间奇迹的国度。中国乡村更是一个能够创造奇迹,也正创造奇迹的广阔天地。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去创造中国乡村发展的奇迹。我们曾经说过,“乡村振兴需要和时间做朋友”,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因为乡村发展农业,很大程度上具有时间的确定性:农民在春天里撒播种子,秋天就能收获果实;牧场里新出生的牛羊,来年就一定肥壮。这是完全可预期的,这是时间的确定性,也是时光的恩宠。关键是我们的激情、方向、方法与行动。为此我想说的是,我们的乡村建设者,请相信乡村反转的力量,我们的乡村建设力量已经开始壮大起来,而且生命力极其顽强;同时,我们今天不再孤立无助,而且彼此同行,风雨兼程,而且牢牢地在基于国家全面发展的形势之上。农村发展实现全面振兴的支撑力量,就是中国这片广袤的土地,就是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中国这片热血土地历经了许多磨难,也创造了辉煌的成就,而且,其伟大的生命力从来没有消失过。“乡村振兴”的源泉已经汇流成河,其伟大的发展必将势不可挡。请相信这份相信的力量,在乡村建设艰难起步的当下尤为重要。任何一个社会组织里,需要每一个个体都相信:只要努力,就会获得上升机会。也就是说,相信奇迹的人越多,往前冲的人也越多,这样的组织就会越有活力,越有创造力。当然,没有人会盲目相信,除非身边总有向上的范例,能看到向上的通道。从大环境看,需要一个持续高速增长的经济,一个鼓励平凡人向上攀登的社会,再加上一个信奉公平竞争的机制,才能更好实现这个奇迹。而这,正是当今中国能不断地实现一个又一个奇迹的根本。我们期待更多的同行者,更多的人们以自己的方式投身到乡村建设中,并一如既往地坚持下来,争取最美好的目标。我们相信,“生命的奖赏远在旅途终点,而不是在起点附近。”我还想说的是,如果你看到一个巨大的变革性机会,不要疑虑其他人采取怎样的行动,因为你可能看到了他人没有看到的东西,你就开始你的行动,才是最重要的。面对中国“乡村振兴”伟大战略与机遇,无论选择相信,还是不信,这个奇迹都发生,而且必将对我们的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创造美丽的发展前景!“国家乡村振兴局”的成立,是国家对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坚信和行动安排,将“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我们每一个乡村建设者都应当铭记的是,中国“乡村振兴”战略是从我们这一代人的手上开启的——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给了我们一个创造奇迹的历史机会,我们就要还给中国经济社会一个伟大奇迹!雨水已过,惊蛰就会来临。春光甚好,在花朵与嫩叶的美好中,我们走进中国农村大地,那是一片广阔的创造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为此,我们期待大家一起努力,共同在需要乡村发展奇迹的时候,创造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的伟大的人间奇迹!


来源 | 乡村相见编辑部 责任编辑 | 余叶林


热门推荐

关注我们

  • 乡村相见

  • 原乡电商

  • 熬吧读书会

  • 农创投控

©2018 农创投资控股(深圳)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1150259号    技术支持:蒲公英长沙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