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软件建设】之四:文化保护

TIME:2018-06-06

       在中国,每一个乡村都有它独有的历史文化和社会价值观,有着独特的淳朴与魅力。很多人怀念故乡,都是在怀念故乡的人文风情和文化风情。建设美丽乡村,需要始终将文化保护放在重要地位。

      乡村独有的传统文化包括姓氏文化、地缘文化等,我们在进行美丽乡村建设时,需要对这些传统文化进行挖掘、提炼和传承,促进村民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增强乡村凝聚力。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民族众多、人数极大的大国,姓氏是代表每个人及其家族的一种符号,有着漫长的形成、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过程,是构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但是在今天的社会里,姓氏文化已经被人们逐渐遗忘。我们做乡建要深入研究和弘扬姓氏文化,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乡村凝聚力形成的基础和动力,更好地把握凝聚力发展的途径和保障,并利用这一巨大的精神力量促进乡村文化认同和村庄的发展。

       2017年8月17日,农创投控与北京绿十字,湖南农道基金会,姑孰姓氏文化研究会,汝城县土桥镇政府在金山古村联合举办了主题为: “激活金山古村祠堂,发展汝城姓氏文化”的专题座谈会。力图摸索出一条传统姓氏文化的复兴、发展新模式。汝城县有中国最大的古祠堂群,金山村的国保古祠堂是祠堂群里最耀眼的明珠,涵盖祠堂文化、谱牒文化、宗族文化的姓氏文化,是汝城最宝贵的最独特文化资源。主办方还为金山项目编修了普及推广版的金山村三大姓氏家谱文化读本:《金山李氏》《金山卢氏》《金山叶氏》,绿十字还编纂了指导宗亲修家谱、建祠堂、祭先祖、睦宗族的工具书:《姓氏谱牒与宗祠》。对全力挖掘和弘扬金山村姓氏文化具有重大意义。

 

       一个乡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质量的改善,依靠的不仅仅是农村生产条件的改进和农民生产技能的提高,地缘文化在其中也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地缘文化指的是同一地域的社会群体,会因其所处的地理环境影响而形成的具有共同内容和特殊特性的文化系统,包括历史、语言、信仰、道德、风俗、艺术、民族精神面貌、心理状态、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等。在乡村的规划建设中,我们要遵循乡村的特点,避免用城市的那一套发展模式来建设乡村,农村的问题只有在农村中去寻找解决方法。

       例如,对村庄的建筑艺术、先贤名士的生平传记、教育训导、诗词歌赋、民间小曲、民间传说故事等传统文化加以收集,以文字、图画、照相、摄像等方式进行记录,系统挖掘整理更深层次的乡村历史文化。

       加大地缘文化的传承,要创新乡贤文化,由“物”到“人”,迈向“看得见青山绿水、留得住乡愁”的新阶段,丰富更多内涵。因为人在自己的故土里生活久了,对故土有着难以割舍的感情,有着许多人文信息方面的难以言传的密切关系,通过传承人的方式让丰富的人文历史传承后人,否则村里将很少有人知道本乡本土的历史,很少有人能说出传统的礼仪、风俗,也很少有人去关心和继承。

       另一方面,建设匹配现代化建设的科技体系,让村民走向高科技;建设匹配书香社会的文化阅读氛围,让人们在朗朗读书声中陶冶身心;建设能够留人、育人、养人的农村民俗民粹,让人们在乡村中永远都能够感受到属于家的温暖等也是乡村文化建设的一部分。例如农创投控在南强村建设的“凤鸣书吧”、“凤凰公社”等,都已成为当地美丽乡村建设的文化符号。



热门推荐

关注我们

©2018 农创投资控股(深圳)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1150259号    技术支持:蒲公英长沙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