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创发声 | 乡村文化,是重要的人伦关系哲学

TIME:2020-08-10

 作者 | 孙麟   湖南农道公益基金会创始人


用活的文化建设乡村,建设有温度的文化乡村

——南县“乡村十日”随感之


(图片来源于网络


6月中旬,我到南县的乡村去“串门”,刚安顿下来,城里的朋友就纷纷提出来也要到我所在的乡村“串门”,拦都拦不住。本来是到乡村清静一下的,却比在长沙的熬吧会客厅还热闹的多——来到乡村才一个星期,前后却来了30多个新老朋友。他们说,你也别得意,我们就是想来看看洞庭湖区美丽的水乡,呼吸呼吸新鲜空气,吃吃南县的小龙虾。朋友们的话更让我坚信,到乡村“串门”是一个很好的乡村生活宣传口号!


朋友来来往往,这一回最想说的是来乡村“串门”的太极圈的朋友们。太极拳是一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强调阴阳协调、共生共存的“太极”思维,无疑是我们传统文化的重要基因。6月20日,刚送走前来“串门”的太极鞭杆研究会会长张坚先生,6月21日又迎来了“串门”的杨氏太极第6代传人刘应文先生。


听说来了几位太极传人,南县太极协会的主席、副主席等也慕名前来交流切磋。南县太极协会敖主席还带了他念大学的女儿。接下来两、三天的大清早,敖主席便邀请几位太极传人一起去南县的德昌公园参加太极晨练,并交流指导。看到德昌公园那么多人在打太极,一招一式中显露出对太极的热情与热爱。我却从大家的太极活动中再一次认识到,文化下基层,文化下乡村,让文化深入乡村,的确非常重要。国家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明确提出了“五个振兴”,即“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在现实生活中,我觉得“文化振兴”做得最少,落地的东西也最少。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中华民族一直就拥有深厚的重视文化的传统。文化是分层的,内容又十分丰富。我想说的,不是那些抽象的、高高在上、形而上的文化,而是生活中的文化,与我们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的文化。这种文化就是人类这种智性生物所表达的谋生行为和意识体系的综合。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类必须重视的是与人的生存活动。而且这种生存活动就是人的文化生存。再深入地说,人类面对生存环境、生存条件,以及生存需求之间的组合关系,决定了人必须采取一种与这些组合关系相协同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这一切都是文化。


举例来说,古代农业逐步繁荣,人口随之大幅增加。人口增加,自然带来了人与人关系的急剧复杂化。所以,中国发达的农耕社会,也因此产生了重要的人伦关系哲学。儒家文化强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人伦际关系也就是自然的道理了。相对来说,西方文化则主要源于环地中海的商业文明。商人们到处流动经商,他们的生存条件和生活方式也决定了他们需要一种哲学方式、一种与自然斗争的方式、一种用神灵来协同的社会关系,所以他们更关注天气和世界本源,就催生了仰望星空的文化特色。为此,我们可以肯定的是,重视农业文明、乡村文化是中华民族永远的情怀,也是民族文明的初心与童年的梦想。


 来源 | 乡村相见编辑部   责任编辑 | 李双


热门推荐

关注我们

©2018 农创投资控股(深圳)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1150259号    技术支持:蒲公英长沙网站建设